2025年9月1日,将成为中国劳动用工史的分水岭。
人社部《超龄劳动者基本权益保障暂行规定(公开征求意见稿)》意见征集还未截止,最高法《劳动争议司法解释(二)》又踩着点登场。
两大新政无缝衔接,一套组合拳彻底击碎了企业主的最后幻想。
最致命的一刀,藏在最高法解释第十九条:
这意味着,9月1日起,所有“自愿放弃社保”的协议将沦为废纸。
员工签了字也能反悔,企业还要额外支付赔偿金!
小企业主王老板看着报表彻夜难眠:“社保,我们企业月缴2200元,员工缴500元,总额比北京最低工资还高!”
财务经理的账本更触目惊心:
“员工到手5000元,企业实际支出7700元,社保成本吞噬30%利润。”
这不仅是成本问题,更是生存问题。
工猫温馨提示:
首先,9月1日的社保新规并不是自媒体过度解读的“强制缴纳社保”。
最高法发布司法解释主要讲了一件事:
任何“自愿放弃社保”(无论是书面或口头)一律无效,任何“不缴社保”的协议,无论谁提的都不具备法律效力。
这样以后劳动仲裁时,只要不交社保员工一告一个准(灵活用工、劳务派遣、外包除外)。
其次,这次新规是最高法出台的,大多数地方并不会主动查你交没交社保,民不举,官不究。但这不代表你可以不交,如果是雇佣关系,一旦员工维权,企业就很难撇清责任,企业100%输。
更凶险的雷区在退休返聘领域。
过去十年,企业习惯将超龄人员当作“廉价劳动力”——不签合同、不交社保、随意加班。
最高法解释废止了“按劳务关系处理”的旧规,人社部《暂行规定》更直接划定红线:
企业必须为超龄劳动者缴纳工伤保险
工资不得低于最低标准
加班需支付法定加班费
真正的灵活不是逃避责任
而是用技术让保障与效率兼得
当60岁保洁员在工猫零工市场找到工作,当越来越多超龄灵活就业者通过工猫实时提现日薪,当企业主不再为税务稽查失眠——这场牵动超龄劳动者的变革,终于驶向应许之地。
工猫,不只是一种管理方式,
更是劳动尊严的数字护航者。
表面看是寒冬将至,实则暗藏灵活用工的爆发契机。
新政重压下,企业面临两难抉择:
灵活用工平台再次走红:
某餐饮连锁的实践印证了出路:“20名洗碗阿姨转由灵工平台承接,企业成本降25%,再也不用担心用工风险了。”
这场新政风暴没有赢家,却有先知者。
当小老板们在成本悬崖边挣扎,灵活用工却悄然织就安全网。
历史总是如此:每一次政策收紧,
都是新商业模式破茧的契机。
灵活用工的黄金时代,正随着9月1日的钟声呼啸而来。
News
Reports
Insigh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