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务部门严打“拆分收入”偷税

2025-07-23 16:00:00
摘要:2025年以来税务部门正严厉打击通过拆分经营、隐匿收入进行虚假纳税申报,从而骗享小规模纳税人税费优惠的行为,给行业敲响了警钟

过去,一些企业通过注册多个个体工商户实现“避税”。

2025年以来税务部门正严厉打击通过拆分经营、隐匿收入进行虚假纳税申报,从而骗享小规模纳税人税费优惠的行为,给行业敲响了警钟

随着金税四期系统正式投入使用,税收征管迈入“以数治税”的全新阶段,监管力度全面升级。

国家税务总局有关负责人多次公开称,税务部门将持续优化税费服务,依法严肃查处各种偷逃税行为,维护国家税法权威,积极营造法治公平营商环境。

 

不再是“盲区”

近期,多地税务局重点查处了所在地一些企业拆分销售收入偷税典型案件。例如国家税务总局上海市税务局在官方微信号发文章称,根据税收大数据及公安部门移交线索,发现上海某公司原总裁林忠海存在拆分、隐匿收入虚假申报少缴个人所得税的嫌疑,依法对其进行立案检查。 

税务人员经查,林忠海利用职务便利勾联项目承建商和分包商,将实际取得的部分薪酬伪装成了工程款项,不依法如实申报个人综合所得,少缴个人所得税。国家税务总局上海市税务局第二稽查局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等相关法律法规规定,对林忠海追缴税款、加收滞纳金并处罚款共计1250.58万元。

同时,国家税务总局山西税务局官网微信号也披露,运城市税务局第三稽查局根据相关线索,依法查处了垣曲县源顺商贸有限公司拆分销售收入偷税案件。

经查,该公司在购买和运营牵引车辆时,以“变相出租”的方式,拆分隐匿汽车租赁收入、少计货物收入,造成留抵假象,共少缴增值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地方教育附加、印花税,企业所得税,合计8.62万元。国家税务总局运城市税务局第三稽查局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等相关规定,对该公司依法追缴少缴税费、加收滞纳金并处罚款,共计18.08万元。

此外,还有国家税务总局池州市税务局稽查局依法查处东至县荣峰再生资源回收站暨盛荣峰偷税案件。经查,盛荣峰借用他人身份证设立85家回收站,通过将本该是荣峰再生资源回收站的经营收入拆分至85家回收站,进行虚假纳税申报,违规享受小规模纳税人减免增值税政策,少缴增值税、个人所得税等税费215.84万元。

需要注意的是,目前绝大部分“拆分收入”的手法均有共性:

1、空壳企业运营:包括关联企业无实际经营场所、人员或资产;

2、三流不合一:合同主体、开票主体、资金流向分离(如款项最终流入实际控制人私户);

3、利用免税额度:刻意控制单户收入低于小规模纳税人季度30万免税标准或年500万一般纳税人转换红线。


严查背后的核心原因

拆分收入直接影响就是导致国家税款流失。税收优惠本为扶持小微企业和实体经济,但恶意滥用政策造成“红包”变“漏洞”,需通过稽查挽回损失。

多位专家也指出,此类拆分收入行为破坏市场秩序,侵蚀税收公平根基。小规模纳税人免税、小微企业减免等政策需惠及真实经营主体。拆分空壳企业无独立经营实质,属于政策套利。

严查违法行为的同时,税务部门优化服务,如资源回收行业“反向开票”政策2024年落地,2025年汇算清缴为17万人办理退税。双向机制既降低合规成本(线上3分钟申报退税),又强化责任意识(补税办理率达99.5%)。

金税四期已实现税务、银行、平台数据互通,2025年税务稽查将更侧重大数据穿透式监管,对逃避税行为容忍度趋近于零。

同时,税务部门税务大数据“以数治税”已经越来越精确:

1、实现多维度预警:能筛选出注册地址/IP相同、关联方业务重叠、行业收入偏离度等指标,精准度进一步提高;

2、实现资金穿透分析:追踪公私账户资金回流实际控制人(如POS机绑定私卡未备案);

3、实现关联图谱识别:自动关联法人、股东、亲属名下企业,识别利益输送。


对于企业的合规建议:远离三条“红线”

1、关联公司需独立运营,避免“化整为零”享受优惠;

2、杜绝隐匿收入:私户/现金/POS机等渠道收款都需要申报,不开票≠不纳税;

3、确保三流一致:合同、发票、资金流向主体统一,达到成本归属合理。